Furry 杂谈(2) - 序言介绍
回到目录
让我们从拟人化动物的派系说起。
兽文化从欧美发源,传播至日本、中国等其他国家,于是当今兽迷分布在全球各地。
对于拟人化动物的想象和描摹,图画当然是最直观的形式。各个地区的绘画风格,对兽人的形象特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。经过长期发展,兽人形象的表现风格主要有如下三种:
日系兽人(Kemono):
以萌作为主要特点,大眼睛、小鼻子,体型较小,吻部不突出(与人更相符)
(例:宝可梦、动物新世代中的某些角色等)
以强壮作为主要特点(筋肉),体型较大,吻部较突出,日系画风特点
(例:从零开始的魔法书中的佣兵)
欧美系兽人(Toony):
吻部突出(更接近真实情况)
欧美动漫(cartoon)风格,给人以俏皮活泼之感,有时也会更加突出动物的真实、野性等特点
(例:迪士尼出品的疯狂动物城,坏蛋联盟等电影)
写实风兽人(Realistic):
如果现实中真正存在兽人,那么应与此类型十分接近(画手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描绘)
在此笔者仅对中国兽圈的现状进行阐述。可能是受邻近地域文化(亚洲)传播的影响,兽圈(以下均指国内兽圈)中的内容以日系为主。
国内进入兽圈 ...
Furry 杂谈(1) - 亚文化
初稿于2021.10.7
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便形成了圈子。圈子有大小之分,圈子中也会有圈子。圈子中的内容越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,其规模相应地也会更大。于是和像二次元那样受众广泛的大圈子相比,一些小众圈子的内容便显得不那么容易接受。圈外人的态度一般都是井水不犯河水,但对于不同的圈子,实际情况也各有不同。
今天我想来聊聊兽圈。这个圈子是由喜爱拟人化动物(英文中称furry [1])的人们(称作兽迷/毛毛[2])组成的。实际上拟人化动物并不存在,他们属于幻想生物的范畴,但是文学当中很早便有拟人的手法,这类生物也(曾)出现在荧屏上[3]、游戏中[4],有些甚至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角色。
这个以想象力构建起来的圈子中,兽迷们究竟对圈子的主体(拟人化动物)怀着一种怎样的态度?他们是如何进入这个圈子的呢?
目录
序言介绍
相关名词介绍
现状及问题
总结及后话
1.在英文语境中furry包含的范围较广,furry既可以指拟人化动物也可以指兽娘。 ↩2.“毛毛”这个词事实上已经滥用,其既可以指兽迷,也可以指拟人化动物,还可以指兽装穿戴者fursuiter。 ↩3.指迪士尼等出品的相关作品,如《 ...
初始化完成
起因
想试试搭建一篇 Blog 需要多长时间,于是就有了这个网站。同时作测试用。
搭建
使用快捷方便的 Hexo 框架、简洁美观的 Butterfly 主题。
关于我
生物医学工程 | 在校大学生
喜欢一切简洁有趣的事物